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 (第1/2页)
第六章 ⾕神不死,是谓玄牝。 毕沅曰:陆德明曰:“⾕,河上本作浴,云:‘浴,养也。’”案后汉陈相边韶建老子碑铭引亦作“浴神”是与河上本同。 俞樾曰:“浴”字实无养义。河上本“浴”字当读为⾕。诗小弁篇、蓼莪篇、四月篇并云:“民莫不⾕。”⽑传并云:“⾕,养也。”“⾕”亦通作“⾕”尔雅释天:“东风谓之⾕风。”诗正义引孙炎曰:“⾕之言⾕,⾕,生也,生亦养也。”王弼所据本作“⾕”者“⾕”之假字。河上古本作“浴”者“⾕”之异文。 洪颐烜曰:案释文引河上公本作“浴”易称“君子以惩忿窒欲”孟喜本作“浴”“⾕”“浴”皆“欲”之借字。孟子尽心下:“养心莫善于寡欲。”是以欲神不死。列仙传:容成公者,能善补导之事,取精于玄牝,其要⾕神不死,守生养气者也。亦同此义。 徐鼒曰:据河上注训“⾕”为养,则当为“⾕”诗⽑传、郑笺,广雅释诂,俱云:“⾕,养也。”盖“⾕”与“⾕”通,音同之假借也。书尧典“宅西曰昧⾕”周礼缝人注作“度西曰柳⾕”即伏生书大传所云“秋祀柳⾕”也。而史记又作“柳⾕”庄子“臧与⾕二人牧羊”崔譔本作“臧与⾕二人牧羊”其证也。又按释文云:“⾕,河上本作浴,云:‘浴者,养也。’”与今本异。洪适隶释载老子铭云:“或有浴神不死。”则是古本自作“浴”也。盖“⾕”为“⾕”之假借“浴”又为“⾕”之假借也。 谦之案:作“⾕神”是也。今宋本及道蔵河上本皆作“⾕”不作“浴”列子天瑞篇引⻩帝书:“⾕神不死,是谓玄牝。”庾肩吾诗:“谈玄止⾕神。”庾信诗:“虚无养⾕神。”后汉⾼义方清诫曰:“智虑赫赫尽,⾕神绵绵存。”范应元曰:“⾕神二字,傅奕云:‘幽而通也。’”皆以“⾕神”二字连读。惟老子书中,实以“⾕”与“神”对。三十九章“神得一以灵,⾕得一以盈”即其证。司马光曰:“中虚故曰⾕,不测故曰神,天地有穷而道无穷,故曰不死。”严复曰:“以其虚,故曰⾕;以其因应无穷,故称神;以其不屈愈出,故曰不死。三者皆道之德也。”是知“⾕”“神”二字连读者误。 玄牝门,天地根。 严可均曰:河上、王弼“门”上有“之”字“天地”上有“是谓”字。谦之案:遂州、敦煌、御注三本与此石同。 绵绵若存,用之不勤。 谦之案:“绵绵”诸本作“绵绵”成玄英曰:“绵绵,微细不断貌也。”“绵”为俗字。⽟篇:“绵,新絮也,缠也,绵绵不绝。今作绵。”五经文字云:“作‘绵’者讹。”又“绵绵”下,景福本有“兮”字,室町本有“乎”字。“勤”字,武內敦本作“懃” 洪颐烜曰:案“勤”通作“廑”字。文选长杨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