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附录老子韵例 (第3/5页)
上怨怨善79去 之、寒、桓、删、山 十一文 玄门1(文、真通韵)纷尘存先4门根存勤 6川邻15(文、真通韵)芸根16归遗昏闷20根君 26臣君26(文、真通韵)门勤52门纷尘56贫昏 57闷醇58 八文 玄门1平纷尘存先4 平门根存勤6平 先存7平川邻15平 芸根16平沌昏闷20平 根君26平门勤52平 门尘56平贫昏57闷醇5 8平 谆、文、欣、魂、痕 十二真 渊信8真信21平盈 新直22(真、耕通韵。谦之案:此章江韵有误,说见 本文。)渊人36⾝亲44⾝真54亲人79 七真 渊仁信8平真信21 平臣宾均32平 渊人36平⾝真54平 鲜神神人60平亲人79平 真、臻 十三耕 名名1生成形倾2清生盈盈成15静命16 冥精21争争22成生25名臣宾均名32(耕、真通 韵)静正37清宁灵盈生贞39成声形名成41静正4 5静正57 十青 名名1平生成形倾2 平清生盈盈成15平 静命16上冥精21平 成生25平静定37上 清宁灵盈生正39平成声形 名成41平静正45去 名成47平生形成51平 静正57去 耕、清、青 十四阳 盲聋慡狂妨12( 阳、东通韵)状象恍14去常 明常凶容公王16(阳、东通韵)恍象21明彰功长2 2(阳、东通韵)行明彰功长行25(阳、东通韵)行 重26(阳、东通韵)明強33象往35明刚強36行 亡41亡病44蔵亡44明強光明殃常52乡长54常 明祥強55勇广长67( 阳、东通韵)強刚行78祥王79 十六庚 盲聋慡狂妨12平状 象恍14去常明16平 恍象21去明彰长22平 行明彰功长行24平明強3 2平象往35上 张強36平明強光明殃常5 2平乡长54平 常明祥強55平勇广长64 上行兵69平強 刚行78平祥王78平 阳、唐、庚 十五东 通容15容从21邦丰54 一东 穷中5平凶容公16 平容从21平冲 穷45平邦丰54平 东、冬、钟、江 十六中 穷中5冲穷45 十七蒸 胜应73 三登 胜应73去 蒸、登 十八侵 二侵 侵、覃、盐 十九谈 十七炎 谈、添咸、衔、严凡 ⼊声一戠 直得惑式22黑式式忒极28伏极58啬啬 服德克极极国59贼福式式德65德力极68 职、德 二月 屈出5昧物14物惚21惚物21裂发歇竭 灭蹶39缺弊45屈拙讷热45拔脫辍54杀活害73 契彻79 物、迄、月、没、曷、末、黠、?、屑、薛 三易 迹?策解27 锡 四? 诘一14 质、术、栉 五昔 客释15恶若20落石39客尺69 陌、麦、昔 六屋 朴⾕浊15⾜属朴欲19辱⾕⾕⾜朴欲37 琭⽟39⾕辱⾜41⾜辱44欲⾜46欲朴57 屋、沃、烛、觉 七匊 笃复16畜育熟覆51 八乐 药铎 二十叶 九合 缉、合、盍、叶帖、洽、狎、业、乏 廿一缉 (其三)细绎江氏老子韵读,其大异于姚文田者,在于以五千言用韵之文为准,而发明通韵与合韵之说。如四十一章⾕、辱、⾜、偷、渝、隅同属侯部,姚文田分⾕、辱、⾜一韵(六屋⼊声),偷、渝、一韵(十三侯平声),邓廷桢同。江氏则破除此种⼊声分配之谬,以⾕、辱、⾜、偷、渝、隅为一韵。此犹就同部者言之,若夫异部之通转,则非妙于审音者不能。如六十七章勇、广、长为阳、东通韵,而姚文田邓廷桢则只广、长韵。二章事、教、辞、有、恃为之、宵合韵,而姚文田、邓廷桢则只辞、有、恃韵。至如六十四章散、乱、末之祭、元通韵,三十五章味、见、既之脂、元合韵,则非妙达阴阳对转之理者所敢言、所能言矣。考老子通韵合韵之例,江氏所发明者,以通韵言,如: (一)之、幽通韵(九章、十六章、二十五章、五十二章、三十三章、五十章、五十九章)。 (二)幽、宵通韵(四十一章)。 (三)侯、鱼通韵(二十六章、三十章、三十四章)。 (四)歌、支通韵(十章、二十八章)。 (五)脂、祭通韵(四十五章)。 (六)祭、元通韵(六十四章)。 (七)元、真通韵(三十章)。 (八)文、真通韵(一章、十五章、二十六章)。 (九)真、耕通韵(二十二章、三十二章)。 (十)阳、东通韵(十二章、十六章、二十二章、二十五章、二十六章、六十七章)。以合韵言,如: (一)之、宵合韵(二章)。 (二)幽、侯合韵(十七章)。 (三)脂、元合韵(三十五章)。就中“之、幽通韵”“侯、鱼通韵”“脂、祭通韵”“真、耕通韵”“文、真通韵”皆为同列相比之近旁通转。惟“之、幽”“侯、鱼”“脂、祭”为阴声与阴声之近旁转“真、耕”“文、真”“阳、东”则为阳声与阳声之近旁转。又“之、宵合韵”“幽、侯合韵”为阴声与阴声之近旁合。次之“元、真通韵”“幽、宵通韵”为次旁通转,但“元、真”为阳声与阳声之次旁转“幽、宵”为阴声与阴声之次旁转。“歌、支通韵”为阴声与阴声之又次旁转,惟“祭、元通韵”为阴阳相对之次通转“脂、元合韵”为阴阳相对之又次对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