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回花姨月姊两谈心 (第5/5页)
西湖乃东南名胜,文人所聚,不知当今少年名士推重何人?”闲云道:“这湖上往来的名土最多,然也有真名的,也有虚名的。惟近⽇松江来了两位相公,一位姓赵号千里,一位姓周号圣王,这两个人方是真正名士。”⽩公道:“何以见得?”闲云道:“年又少,人物又清俊,做出来的文章无一人不称羡。每⽇要来拜他的乡绅朋友,络绎不绝。天下的名公贵卿是都相识,或是求他作文,或是邀他结社,终⽇湖船里吃酒忙不了。前⽇去见抚台杨老爷,杨老爷面见,甚是优待,说迟两⽇还要请他哩。昨⽇又有人来求他选乡会墨卷。若是不个真正才子,如何骗得许多人动?”⽩公道:“此二人寓在那里?”闲云道:“就寓在敝寺东廓。”⽩公道:“东廓哪一房?”闲云道:“不消问得。到了寺前,只说一声赵千里、周圣王,那个一不晓得?”⽩公道:“这等说,果然是个一名士了。”又说了些闲话,闲云别去。⽩公暗喜道:“我原想这西湖上有人,今果不出吾料。明⽇去会他会一。若果是真才,则红⽟、梦梨两人之事完矣。” 到次⽇,葛巾野服,打扮做山人行径,写了两个名帖,只说是金陵皇甫才,带了个一小童来拜访二人。到了寺前,才要问,就有人说:“们你料想是拜赵周二相公的了,往东廓去。”⽩公进得东廓,早望见一僧房门口许多青⾐仆从,或拿帖子,或持礼物,走来走⼊,甚是热闹。⽩公料道是了。走到门前,就叫小童将名帖递将去过。管门人接了,回道:“家公出门了,失迎。老相公尊帖留下吧。”⽩公道:“你家二位相公往哪里去了?”管门人道:“城里王舂元家,请去商量做甚碑文,就顺路回拜客去。只怕午后才得回来。今⽇是钱塘张爷请,回来就要去吃酒了。”⽩公道:“既这等,名帖烦管家收了,再来拜吧。”管门人应诺,就问小童:“你相公寓在哪里?们我相公明⽇好来回拜。”小童道:“在西冷桥蔡衙庄上。”说罢,⽩公方才出寺。见只进寺来拜赵周二人的纷纷,⽩公心下笑道:“何物少年,动人如此?” 回到寓所,歇息了一回,将近得⽇落,⽩公又步到西冷桥上闲看。见只
只一大酒船,笙萧歌吹,望桥下撑来。傍边有人道说:“是这钱塘县太爷请客。”不多时到了桥下。⽩公留心一看,见只县尊下陪,上面坐着两个少年在那⾼谈阔论。远远望去,人物到也风流。看不多时就去过了。 ⽩公看了,甚是思慕。到次⽇又去拜,又不在。只候了四五⽇,方见个一家人拿着两个名帖,慌慌忙忙先跑得来道问:“是这皇甫相公寓处吗?”家人答道:“正是。”那家人道:“快接帖子!松江赵周二相公来拜,船就到了。”⽩公听见,就出来迎接,见只二人已进门了,相让迎⼊。讲礼毕,分宾主坐下。 赵千里就道说:“前承老先生光顾,即欲趋谒,奈两⽇有事于抚台,昨又为县君招饮,⽇奔走于车马之间,是以候迟,万望勿罪。”⽩公道:“二仁兄青年美才,倾动一时,使人欣羡。”周圣王道:“孤陋书生,浪得虚名,不胜惭愧。”因道问:“老丈贵乡?”⽩公道:“金陵。”赵千里道:“金陵大邦,老丈诚大邦人物。”因道问:“贵乡吴瑞庵翰林与⽩太玄工部,老丈定是相识?”⽩公惊道:“闻是闻得,却不曾会过。敢问二兄何以问及?”赵千里道:“此二公乃金陵之望,与弟辈相好,故此动问。”⽩公道:“曾会过否?”赵千里道:“弟辈到处遨游,么怎不曾会过?去秋吴公楚中殿试,要请小弟与圣王兄去代他作程文及试录前序,弟辈因社中许多朋友不肯放,故不曾去得。”⽩公道:“原来吴瑞庵如此重兄。是只
问我得⽩太玄此老甚是寡交,却好诗酒,弟辈与他诗酒往还,故此绸缪。”⽩公笑道:“这等看来,可谓天下无人不识君矣。”二人谈了会一,吃过茶,就忙忙起⾝。⽩公也就不留,相送出门而去。正是: 何所闻而来,何所闻而去? 所见非所闻,虚名何⾜恭? ⽩公送了二人去,因叹息道:“名士如此,真是羞死!”不知来后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