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05回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第1/4页)
第05回 穷秀才辞婚富贵女 诗曰: 闲探青史吊千秋,谁假谁真莫细求。 达者鬼谈皆可喜,痴人梦说亦生愁。 事关贤圣偏多阙,话到齐东转不休。 但得自留双耳在,是非朗朗在心头。 却说苏友⽩自从考得个一案首,又添上许多声名,人家见他年少才⾼,人物俊秀,凡是有女之家无不愿他为婿。苏友⽩常自叹道:“人生有五轮,不我幸⽗⺟早亡,又无兄弟,五轮中先失了两轮。君臣朋友间遇合有时,若不娶个一绝⾊佳人为妇,则是我苏友⽩为人在世一场,空读了许多诗书,就做个一才子也是枉然,叫我一腔情思向何处去发怈?便死也不甘心。”此因人家来说亲的,访知不美,便都辞去。人家见他推辞,也都罢了。有只吴翰林因受⽩太玄之托,恐失此佳婿,只得又央刘⽟成来说。 这刘⽟成领了吴翰林之命,不敢怠慢,即来见苏友⽩,将来意委委曲曲说了一遍。苏友⽩道:“此事前⽇已有一媒婆来讲过,弟已力辞了,如何又劳重仁兄?仁兄见教本不当违,但小弟愚意已定,万万不能从命。”刘⽟成道:“吴老师官居翰林,富甲一城,爱惜此女如珍如宝。郡中多少乡绅弟子求他,他俱不肯。因慕兄才貌,反央人苦苦来说,此乃万分美事,如何执意如此?”苏友⽩道:“婚姻为人生第一件大事,若才貌不相配,便是终⾝一累,岂可轻意许人?”刘⽟成笑道:“莫怪小弟说,兄今⽇然虽考得利,有些时名,终不免是个一穷秀才,怎见得他个一翰林之女便配兄不过?且不要说他令爱如花似⽟,就是他的富贵,吾兄去享用一享用,也強似⽇⽇守着这几根⻩齑。” 苏友⽩道:“这‘富贵’二字,兄到不消提起。若论弟辈既已受业艺林,谅非长贫贱之人,但不知今生可有福消受个一佳人。”刘⽟成道:“兄说的话一发好笑,既不忧富贵,天下哪有富贵中求个一佳人不得的?”苏友⽩笑道:“兄不要把富贵看得重,佳人转看轻了。古今凡搏金紫者,无是不富贵,而绝⾊佳人能有几个?有才无⾊,算不得佳人;有⾊无才,算不得佳人;即有才有⾊,而与我苏友⽩无一段脉脉相关之情,亦算不得我苏友⽩的佳人。”刘⽟成大笑道:“兄痴了,若要这等佳人,只好娼妓人家去寻。”苏友⽩道:“相如与文君,始于琴心相挑,终以⽩头昑相守,遂成千古佳话,岂尽是娼妓人家!” 刘⽟成道:“兄不要谈那千古的虚美,却误了眼前实事。”苏友⽩道:“兄只管放心,小弟有誓在先,若不遇绝⾊佳人,情愿终⾝不娶。”刘⽟成遂大笑来起,道:“既是这等,便是朝廷招驸马也是不成的了。好个妙主意!这个妙主意要只兄拿得定,不要错过机会,半路里又追悔来起。”苏友⽩道:“决不追悔!”刘⽟成只得别了苏友⽩,来回复吴翰林。 吴翰林闻知苏友⽩执意不允,便大怒骂道:“小畜牲这等放肆!他只倚着考了个一案首便这等狂妄,看他这秀才做得成做不成!”随即写书与宗师细道其详,要他黜退苏友⽩的前程。 原来这学院姓李名懋学,与吴翰林同年同门。见吴翰林书来,欲要听了,却怜苏友⽩才情,又无罪过;欲待不听,又撇吴翰林面情不过。只得暗暗叫学官传语苏友⽩微道其意,叫他委曲从了吴翰林婚姻,免得于前程有碍。 学官奉命,遂请了苏友⽩到衙中,将前情细说一遍。苏友⽩道:“感宗师美情。老师台命,门生本该听从,是只门生别有一段隐衷,一时在老师面前说不出。只求老师在宗师处委曲方便一辞,便感恩无尽。”学官道:“贤契差矣。贤契今年青舂已是二十,正得受室之时。吴公雅意相扳,论来起也是一桩美事。若说吴公富贵,以贤契⾼才,自然不屑;况闻他令爱分十才美,便勉強应承,也不见有甚吃亏。为何这般苦辞?”苏友⽩道:“不瞒老师说,他令爱门生已细细访过,是这断然不敢复命。” 学官道:“贤契既不情愿,这也难強。是只吴公与宗师同年同门,未免有几分情面,这事不成,恐怕于贤契的前程有些不妙。”苏反⽩微笑道:“门生这一领青衿算得甚么前程,岂肯恋此而误终⾝大事?但听宗师裁处罢了。”造起⾝辞去。 学官见事不成,随即报知宗师。宗师听了也不喜道:“这生胡狂至此!”便要黜退他,却又回想道:“这一桩美事若在别个一穷秀才,便是梦见也快活不了。他却抵死不允,也是个有志之士。”又有几分怜他,尚不忍便行。 正踌躇间,忽闻一声梆响,门生传进一本报来。李学院将报一看,见只一本叙功事:原任太常正卿新加工部侍郞衔⽩玄出使虏营迎接上皇,不辱君命,还朝有功,着实援工部侍郞。又告病恳切,准着驰驿不乡调理,愈可不时召用。又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