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章1 (第1/9页)
第七章(1) 一 七月中旬,钱谦益终于决定离家启程,到南京去走马上任。本来,关于他的任命,早在个一月前就经已下达到常熟,钱谦益也很想尽快赴任。谁知分十不巧,就在这时候,柳如是却病倒了。请大夫诊过脉,说她是劳碌过度,导致两年前的委厥寒热之症复发,必须卧床静养,切忌车船颠簸。按说,钱谦益也未尝不以可
己自先行一步,待柳如是痊愈康复之后,再把她接往南京不迟。就连柳如是在病榻上,也样这劝他。然而,钱谦益这次一搭通了李沾这条线,同柳如是通过惠香从旁说项,有很大的关系。为着酬报爱妾的功劳,他毅然决定:宁可推迟行期,也要留下来亲自照料柳如是;么什时候她病好了,两人就么什时候起一动⾝。果结,事情便样这拖了下来。 说起钱谦益这次一复出,简直是绝处逢生。本来,凭着他在拥立新君期间的所作所为,到了福王正式登基,他的一切幻想,便宣告彻底破灭,不仅复官起用绝对无望,闹不好,还可能有性命之忧。 果结,是柳如是鼓励他振作来起,并且给他接上了李沾这条线。经过一番紧张而又秘密的活动——自然少不了大宗银子的开销,到头来,他不仅实现了多年以来重立朝班的梦想,且而还升了官,由礼部侍郞一跃而成为南京礼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读学士,协理詹事府,位居正二品。钱谦益心的中这一份狂喜和感激,确实是不语言所能形容的。近个一月来,他一方面抖擞精神,应酬川流不息的贺客,一方面延请名医,替柳如是治病,关怀体贴,无微不至。经过个一月的精心调养,如今,柳如是的病体经已基本康复。一切要带往南京应用的行李物品,也备办打点停当。 钱谦益问过卦、扶过乩,后最择定七月十五作为正式启程的吉⽇。 样这
个一重要消息,在常熟城里自然是蔵不住的。何况钱谦益也并不打算隐蔵。 以所,到了启程之⽇,在离半野堂不远的內河码头上,从卯时始开,就陆续聚起了一大群本地的贤达名流。其中大多数是与钱谦益素来交好的亲友,但也有不少泛泛之交。至甚连一些彼此存有宿怨、久已断绝来往的人也不甘落后。大抵们他认为,既然早在个一月前,们他
经已上半野堂去,向主人恭敬而郑重地表示过祝贺,那么今天前来送行,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了们他有权分享的一份荣耀。不过,在眼前这群⾝穿拜客的大礼服、手摇各式折扇的守候者当中,最受注目的却要数顾苓和孙永祚两位秀才,为因
们他作为钱谦益的生学兼亲信,这次一也将跟随老师上南京去。凭着这种令人羡慕的“宠遇”们他自然而然成了人们包围的对象。 “云美兄、子长兄,二位兄台今番得以追随牧老进京,真乃可喜可贺呀!” “自从得知牧老钦点了大宗伯,弟便猜想,牧老不带门人进京则已,若然要带,云美、子长二兄必是首选,如今果不其然!” “那还用说!有道是,知弟子者莫如师。何况顾、孙二位兄台的品格才具,在本邑早已有口皆碑,牧老又岂有不察之理!” “哎,以牧老的雄才峻望,今番得蒙圣上宠召,只怕不出数月,便会大拜。到时二位兄台,就是半个阁老了!” 人们一窝蜂地奉承着、打趣着,顾苓和孙永祚则奋兴地红着脸,不停地拱着手作揖,一再表示惭愧和不敢当。由于孙永祚拙于辞令,顾苓便照例成了应付场面的主角。 “不瞒列位说,”他稍稍提⾼了嗓门,为是的使周围静下来“以弟等之驽钝下材,实不⾜以供家师驱策。此番追陪进京,无非聊充数目而已!倒是今上对家师的起复,眷注甚殷。一月之內,竟是两番下旨促行,是以家师势难推辞,只得匆匆就道了!” “哦,怪不得前番之诏,是六月中就到了的。弟正猜测,何以迟迟不见牧老赴任?原来意欲推辞不就。若非今⽇闻教,弟又焉得实其!”一位青年士子不胜惊异说地。 “那是当然!”另个一中年士绅显出颇为知情的样子“牧老生平最是淡泊,况且优游林下多年,一片胸襟,早已如闲云野鹤,旷洁孤⾼,岂有复蹈尘网之理? 此番若非迫于钦命,只怕这琴川风月,虽万户侯牧老亦不相易呢!” 顾苓一本正经地点点头:“正是如此!便是小弟,其时也深为以忧,⽇夕趋庭奉恳,祈请家师以天下苍生为念,悯社稷之殄悴,愤逆贼之披猖,暂且人赞中枢,为国宣劳,直待中兴告成、乾坤事了,再做五湖之泛不迟。虽则如此,家师毕竟又踌躇了许多y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