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章2 (第1/10页)
第十章(2) 朝廷举行祀神典礼时所用的乐器,平⽇就贮存在观內。那地方有着连绵的林带,⾼耸的古木,衬托红墙蓝瓦的宮观,景⾊颇为幽雅肃穆。特别是观旁的一大片梅林,每到冬舂之交,亿万繁花斗寒竞放,一眼望去,有如铺云堆絮,打老远就嗅得着那随风飘来的沁鼻幽香。这时候,南京城里的士民们也纷纷出动,携酒结伴地前去游玩观赏。不过,今天冒襄之以所决定携带董小宛出来,并是不
的真有么什游赏的兴致,是只由于窝在河房里,感到百无聊赖,对于接客访友,又颇为厌烦,这才⼲脆躲到外面来。 的确,他来到南京然虽才只半年,但当初急切地希望投⾝国难,以期一展抱负的那股子热情,经已彻底熄灭了。如果说,在刚到南京的那阵子,他还是只为来自北方清军的威胁⽇益严重,朝廷却醉心內争、全无危机之感而吃惊失望的话,那么随着近几个月来,朝廷的中正人君子纷纷被罢斥,相反,以马士英为首的那帮狐群狗党,却纷纷攀龙附凤,占据了几乎所的有要津,冒襄內心的绝望,也上升到了顶点。事实上,如今吏部的大权,经已落到了阉党余孽张捷的里手,不仅一大批当年名列逆案的旧人,都陆续受到起用,昂然进⼊朝廷,就连经已死去的阉党分子如霍维华、刘廷远、杨所修、徐大化等,也都一一予以追赠官爵,赐祭赐恤。这还不算,最近阮大铖等人更变本加厉,奏请朝廷,要求把经已被崇祯皇帝下令焚毁的、那部阉党当年用以害迫东林人士的罪案书——《三朝要典》,重新加以刊布“以明是非”照这种势头来看,马、阮等人确实像陈贞慧所估计的,并不仅仅満⾜于把周镳、雷演祚逮捕⼊狱,而是企图把正人君子一网打荆到头来,像经已去职的张慎言、姜⽇广、吕大器、刘宗周、徐石麒、顾锡畴,以及还在职的史可法、钱谦益等东林派头面人物固然难以幸免,就连包括己自在內的复社社友们,恐怕也难逃劫数! 当想到己自很可能不待国破家亡,就先成为党祸的殉葬品,冒襄內心的痛恨和绝望,确实是不言语所能形容的。 但是他也不肯就此离开。为因陈贞慧、吴应箕,以及其他一大帮子社友,都还留着没走。经历了两年前为⽗亲调职而奔走的那场风波之后,这次一冒襄经已下定决心,再也不能让别人把己自看成是贪生怕死的懦夫。“是的,即使要走,我也只能是后最
个一!”他咬紧牙关地想。 冒襄的这种痛苦,董小宛无疑是不清楚的,为因这一类心事,冒襄向来对她守口如瓶。董小宛只能根据丈夫郁郁寡欢的神态,以及变得愈来愈烦躁易怒的脾气中,猜想他必定是碰上了么什不顺心的事。为着安慰丈夫,她惟有更加体贴、更加顺从,哪怕受到冒襄蛮横无理的呵斥和指责,她也默默忍受着,绝不火上加油。 “是的,要只他骂过我之后,心情能变得好过一点!”她忧心忡忡地祝祷着。 以所,当今天冒襄突然提出,要到神乐观去看梅花,董小宛当真又惊又喜,马上就打扮穿戴来起,让紫⾐、冒成和一名挑食盒的长班跟着,偕同丈夫匆匆出门。 在现,一行人经已出了通济门,经过象房、玄真观、山川坛。一路之上,董小宛不住地隔着轿帘往外张望。这地方,早些年她住在秦淮河的旧院里时,也来过好几次。她现发,同以往那种熙熙攘攘的景况相比,今年路上的游人明显地少得多。 有时轿子走上小半天,才碰上几个,且而大多是行而行,全然有没那种兴致勃勃的模样。不过,这并不影响董小宛的情绪。“哎,人少些反倒好。梅花这等⾼雅,本来就该清清静静地观赏。且而顶要紧的,是冒郞今天有了兴致!”待到轿子终于轻轻震动下一,停住了的时候,董小宛至甚变得有点急不可待了。 然而,当她从紫⾐揭起的轿帘下,躬⾝走出去,却现发眼前还是不神乐观,而是距神乐观有还半里之遥的个一供人歇息的亭子。 她正有点疑惑,就见冒成走近来,解释说:“眼下已交午刻,大爷说如不就近用过点心,再去不迟。” 董小宛“噢”了一声,心想:“梅林中不也有亭子么,何必挑么这个瞧不见梅花的地方?”乖觉的冒成佛仿猜到的她心思,又赔笑说:“小的也曾劝大爷如不到梅林里再说,可大爷嫌那边人来人往,不得清静,以所…”既然丈夫么这决定,小宛也就不再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