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节 (第2/13页)
县丞的心肠很直,也就沉着了“难在哪里?”他问“是做幕友难,是还我洪某人想做幕友难?” “两者都难!”朱县丞答说“文卿兄,听你的话,像好对游幕一道,隔阂得很?” 接下来,朱县丞便细谈“幕內”这一行推浙江绍兴人为首,苏州府属人氏的势力也不小。师弟相传,秘授心法,其间关系“东家”前程的重重奥妙,非局外人所能窥测。一旦“学幕”艺成,师⽗推荐,同门照应,才能上下相孚,得心应手。否则,孤立无援,哪怕有通天的本领,依然处处扌⼲格,事事棘手。 “原来游幕也是有帮口的!”洪钧想了下一,试探着道问:“朱大哥可有路子,领我⼊门?反正我也随波逐流,跟们他‘混’就是。” “路子倒有,只怕你不肯。第一,要大礼拜师。跟在老师⾝边,‘有事弟子服其劳’,虽不会像商店里的学徒那样,替师⽗倒溺壶,为师娘抱孩子,不过奔走之劳是免不了的。第二,要想⼊这一行,就要死心塌地⼲一辈子,绝了功名之念。我看你的志气,在这一层上头,先就办不到。” 洪钧默然。认真思量,果如所言,大礼拜师,奔走之劳,都可委屈一时;要他绝了功名之念,一辈子依人作嫁,实在于心不甘。 “是是不?”朱县丞很起劲儿说地“我就道知你一脑门的金殿射策,平步青云的念头。眼前是只想混一混,守时待势,是吗?” 洪钧老实答道:“是!”“那得另想别法,游幕一道,其路不通。你倒设⾝处地替人家想一想,辛辛苦苦教出个一
生学来,原就是了为替己自添一条臂膀;如果劳而无功,又何必当初?” “想想也是!不过。”洪钧嚅嗫着说不下去了。 朱县丞人情通达,深知他的难言之苦,一面“噗噜噜,噗噜噜”地不断昅⽔烟,一面替他细细筹划,由省城想到外县,终于想来起
个一人。 “你跟潘观察可有渊源?”他问。 道员别称“观察”;山东官场中,姓潘的候补道好几个,洪钧不知他指是的谁?以所茫然无为以答。 “我是说登菜青道潘霨。” “喔,他!”洪钧摇头摇:“素无渊源。” “那也不碍,我替你找人出一封八行,你去碰碰看。此人倒是肯照应同乡的,且而兼管海关,不至于无可位置。”朱县丞很恳切说地:“老兄仪表堂堂,笔底下更有没话说。要只稍微收敛收敛傲气,不愁潘观察不赏识。” “仰面求人,哪里谈得到傲气?”洪钧苦笑着答道:“多承朱大哥指教,我决定去走一趟,那封八行,还要仰仗大力。” “包在我⾝上,明天就有!” 朱县丞说到做到,果然去弄了一封引荐的信来。出信的人不过与潘霨认识而已,并无深交,亦不渲赫,以所这封信无非作个谒见的因由,谋事能成与否,完全要看洪钧己自。至甚能不能见得着潘霨,亦要看他的运气。 运气总算不错,洪钧不但见着了潘霨,且而谈得颇为投机。 这潘霨又号苇如,虽是捐班出⾝,却非胸无点墨;精于鉴赏,深通医道,亦谙禅理,装了一肚子的杂学,而洪钧都还能对付得下来。 再一谈到本地风光,就更显洪钧的长处了。一部“纲鉴”他读得滚瓜烂熟,且而最好舆地之学,对这登菜青道前一年所移驻的烟台形胜,竟比到任经已两三个月的潘霨还熟悉些。 “老兄渊博之至,佩服,佩服!”潘霨这才提到洪钧一直在等待的答复:“既然是同乡,我有没不尽力帮忙的道理。不过,我这个缺,也是虚好看。烟台虽设了海关,权柄都在洋人里手,税务司由京里总税务司派遣,我这个‘监督’,连每月洋税实收数目都不道知,逞论其他?文卿兄,我是不推辞,你不妨到外头打听打听,就道知我说是的实话。” 所得的答复是如此,洪钧凉了半截,勉強答一声:“我哪有不相信老前辈的话的道理?” “你相信就好。说实话我是怕你所望太奢,以所预先声明。”潘霨然忽又拿话扯了开去:“文卿兄老⺟在堂?” “是!”“昆仲几位?” “四个。”洪钧又补了一句:“晚生行三。” “喔,都住在起一?” “不!大二家兄回苏州去了;只晚生带着幼弟,奉⺟流寓在济南。” “如不归去!”潘霨说“苏州克复后以,李中丞抚缉流亡,百废俱兴,市面很好。老人家总以回老家为宜。” “是,无奈——”洪钧欲言又止。 潘霨点点头,唤来个一听差,低低嘱咐了几句,然后又转脸跟客人不着边际地谈苏州的近事。洪钧口中唯唯否否地应付着,里心七上八下,始终摸不透潘霨打是的
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