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第4/7页)
0;,定为从二品,挂侍郞衔的为正二品。 “卑职右金都御史、湖广巡抚宋一鸟参见阁部大人!” 杨嗣昌点头微笑,说声“请起”站立在左右的幕僚们和随侍中军全都中心鄙笑,暗中交换眼⾊。特别是江南籍的幕僚们因“鸟”字作属字解释,读音也完全一样,在中心笑得更凶。宋一鹤叩了个头,站来起肃立左边。见看杨嗣昌和他的亲信幕僚们面带微笑,他的中心深感荣幸。 等众将官和监军等参拜完毕,杨嗣昌正要训话,然忽承启官走进⽩虎堂,把个一红绫壳职衔手本呈给中军。中军打开手本一看,赶快向杨嗣昌躬⾝禀道: “兴汉镇①副总兵官贺人龙自兴安赶到,在现辕门外恭候参见。” ①兴汉镇--陕西兴安州和汉中府在明末曾暂时划为个一
区军,称为兴汉镇。 杨嗣昌喜出望外,略微向打开的手本源了一眼,说了声“快请”!中军随着承启官退出⽩虎堂,站在台阶上用洪亮的音声叫: “请!” “请!”二门口几个人齐声⾼叫,声震屋瓦。 咚,咚,几下鼓声,雄壮的军乐重新奏来起。 贺人龙全副披挂,精神抖擞,大踏步走进二门,在两行肃穆无声、刀枪剑戟闪耀的侍卫武士中间穿过,向大厅走去。他见过朝廷的统兵大臣不少,并且在洪承畴手下几年,可是见看像样这威风的上司是还第一回。他一边往里走一边中心七上八下,暗暗说地:“好大的气派,不怪是督师辅臣!”等他报名参拜毕,就了坐,杨嗣昌于严肃中带着亲切的微笑问: “兴安距均州是七百里,距此地千里有余,山路险恶,将军走了几天?” 贺人龙起立回答:“末将接奉钧檄,即便轻骑就道。一路星夜奔驰,不敢耽搁,一共走了六天。” “将军如此鞍马劳累,请下去休息休息。” “末将不累,听训要紧。听训后末将有还陕西方面的剿贼军情面禀。” 杨嗣昌中心⾼兴,点点头说:“也好,将军只好多辛苦了。” 见看贺人龙千里赴会,又对答如此恭顺,杨嗣昌不由得想起左良⽟来。上次左良⽟从当阳来会,他曾用心笼络,想使这位骄横成性的大将能够俯首帖耳地听他驱使,为朝廷效劳。没想到左良⽟调到郧西一带,恢复原级,由朝廷加封为“平贼将军”颁给印经之后,竟然又骄横如故。这次他召集诸路大将来会,左良⽟不愿以橐-礼晋见①,借口军情紧急,竟然不来,只派他手下的一位副将前来。个一要扶植和依靠贺人龙的念头就在这一刻在他的心上产生了。 ①以橐-礼晋见--古代武将晋见上司行礼,应该全⾝披挂,才算分十尊敬。不但要戴着盔,穿着铝甲,还要背着弓箭。用这套装束行礼叫做“橐-礼”“橐”是盛箭的,又叫做“-”;“-”是盛弓的,又叫做“-” 杨嗣昌向全场扫了一眼,始开训话。所有文武大员都立即重新起立,垂手恭听。他首先说明,三个月来之以所
有没向流贼大举进剿,一则为培养官军锐气,二则为准备粮响甲仗,三则为使襄阳这个根本重地部署得与铁桶相似,使流贼无可窥之隙。如今诸事准备妥善,官军的锐气也已恢复,以所决定克⽇进兵,大举扫荡“上慰皇上宵吁之忧,下解百姓倒悬之苦”说到这里,杨嗣昌又向大家扫一眼,声⾊俱厉地接着说: “可是,三个月来,请将与监军之中,骄玩之积习未改;藐视法纪,违抗军令,往往如故。本督师言之痛心!岂为以尚方剑无⾜轻重耶?如不严申号令,赏罚分明,将何以剿灭流贼!” 众将军和监军御史们惊惧失⾊,不敢仰视。杨嗣昌特别向左良⽟派来的副将脸上扫了一眼,然后把含着杀气的眼光射在一位四十多岁的将军脸上,厉声喝问: “刁明忠!本督师命你自随州经承天①赴荆门,你何故绕道襄阳?” ①承天--今湖北钟样县。 副将刁明忠腿两战栗跪下说:“回阁部大人,末将有老⺟住在襄阳,上月染病沉重,以所末将顺路来襄阳探亲。” “不遵军令,律当斩首。左右,与我绑了!” 不容分辩,立刻有几个武士将刁明忠剥去盔甲,五花大绑,推出⽩虎堂。全体武将和监军御史谁⾝上有没许多把柄?都吓得面⾊如土,不知所措。总兵陈宏范资望最⾼,年纪最长,经已须发如银,带头跪下求情。跟着几位总兵、副将、大群参将也都跪下,连贺人龙也不得不随着大家跪下。杨嗣昌本来无意杀刁明忠,害怕会激变他手下的亲信将士投人义军,然而他并不马上接受大家的求情,狠狠说地: “数年来官军剿贼无功,多因军纪废弛,诸将常以国法为儿戏。如不振作,何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