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18章另外一只大手 (第2/2页)
,开始走进去错综复杂,每一个小胡同都通向一个让人惊叹的主题厅。 但是这又不是终点,主题厅又有不同的出口,每个出口又是不同的胡同指向下一个不同的主题厅,而最终迷宫的终点,则是一个让他赞叹不已更大的一个大厅。 眼下他的调查,让他又回想起学生时代玩迷宫的记忆,其实这就是这次徐玉玲交办给他的任务的真实写照:随着调查的不断深入,孙小侃沿着那一条又一条看似平常的线索向前走,他把孙小侃引到的地方令他越来越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随着调查的深入,一张全海东市范围的fubai网络气势磅礴的展现在你的面前,这条网上的每一条经络都通向一个地方,一个人,一条又一条线路,有的足够线路终端的那个人锒铛入狱,有的则只是作风问题。 令他欣慰的是,还有很多平时就让他钦佩的人,无论怎么调查,都不会出现在这个网络上,但是,他也明白,一切还远远没有结束,一条又一条的线索还没有收拢,他知道,或者说,他在心理暗暗盼望着,这些条线路,一切最终会收拢到那个人身上。 虽然,现在在那个人身上还么有查出来任何一条线,不,也不是完全没有,比如作风问题,这个人身上自己知道的就明显有四条线,想到这里,他的心狠狠滴疼了一下。四条线,其中有两条,都是自己最亲的亲人。 自己真的要拿自己亲人当武器,来反击别人吗?真到了需要这样做的那一天,自己的两个亲人,会站在自己这一边吗? 且不论她们和那个男人的关系,如果知道自己拿她们当成武器,她们又会怎么想?对了,徐玉玲说,这不能是自己报私仇,起码不能以报私仇的心态来开展工作。 必须以一个纪委工作者的思想觉悟,站在人民的大局来开展工作。嗯…就当是为人民而牺牲的吧。 ***“纪委工作不是法务工作,不能以法律工作者的思维来判断问题。”孙小侃想起了徐玉玲跟自己说过的一些话。 徐玉玲当然不会仅仅交办自己一个人去做,他也不知道其他人工作做得如何了,陈海生的事件里面,温长峡经历了一些挫折,被处以巨额罚款,但是总体来说,他还是平安落地,返回海东市,回到了人们的视野当中。 孙小侃当然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他知道,徐玉玲还是从大局考虑,还没到总收网的时候。还需要他耐心等待。包括陈海生,如果不是举报信把石锤提前扔在徐玉玲面前,而且举报人已经盯着了,那事情就完全不一样了。 陈海生的提前收网实际上完全在徐玉玲的计划之外。“海东市这些年,经济发展成果不容易,大好的局面不容易,工作要好好把握。 在最终展开行动的时候,工作方式,方法乃至范围都一定要精确把握好,如果把握不好,省内近一半经营出色的大型企业和最有希望的投资建设项目都将被牵涉进去,如果工作出现失误,很可能将造成政治经济的瘫痪。 海东市好不容易得到的政治稳定和经济良性增长的局面将面临巨大挫折,这当然不是我们纪委工作的初衷。”在徐玉玲的办公室内外都有监控,特别是徐玉玲办公室里监控完全由徐玉玲一人掌握,她可以不用顾忌什么。 孙小侃又回忆起了,当时就在徐玉玲的办公室里,她盯着孙小侃说道:“纪委工作一定不能是法务工作,不能以法律工作者的思维来判断问题,更不能延续法学家的思维…只要法律正义得到伸张,那管他洪水滔天。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