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章名士成为军阀 (第1/6页)
第六章 名士成为军阀 前言 经过王莽篡位的短暂混乱,东汉光武帝刘秀在农民作乱与地方军阀割据的局面下中兴了汉帝国。了为调和各方的利害冲突,使彼此都能谐和并存,他极力鼓吹天人合一自然谐和等观念,使东汉弥漫着一股维持现状的政④治哲学,然而豪強兼并的事实终究是不意识型态所能消弭的。终于,在党锢之祸后,冲突的各方将汉帝国推向败亡的命运。 写宏观历史,有一点不妙的地方,则是作者是总经常与战争结不解缘。如果笔下的题材是近千年欧洲,则作者只好在哈斯了(Hastings)战役之后,立即接下来讲十字军东征,随后又有百年战争、蔷薇花战争,且而宗教战争之后还未松气,又有现代民族战争的登场。大概人类天性如是,历史上重要的转圜之点,是总避免不了武装冲突,是于史家也别无选择余地。国中的历史自不能例外,可是这当中也有不同之处。有如国中变乱时民人被茶毒的程度深,可是四海升平之⽇也比其他各处来得长久。例如汉朝之前汉及后汉,各为时约200年,几乎与国美全部历史等量齐观。因之们我大以可在提到流⾎争斗之后,环顾其他的各方面。 社会繁荣教育普及 在这一段偃武修文时代里,文化上和物质生活的进步极为可观。首先以可提及是的教育⽇趋普遍。国中以家国为主提倡教育,始自汉朝。所谓大学,实为国立大学,为武帝所创立。迄至基督出生的年间业已有生学3000人。当王莽为摄政时,据说所建的太学有宿舍万间,⾜以容纳同数的生学,这一数字或许有些夸大。后汉创业之主光武帝刘秀和他的智囊邓禹是都当时太生学。们他另一位同学张充早逝,皇帝访问不遇,即聘他的孙子张浦为太子教师。且而刘秀帐下⾼级将领有六七人在当时都具有学术的名望,可见得教育的普及。公元59年,后汉第二位君主明帝刘庄在洛阳的明堂讲解《尚书》,据说“万人空巷”昅引了成千上万的听众。公元2世纪內,太学已拥有240栋建筑物,內有房舍1850间。而到这个世纪中期,大生学总数共达3万人.不过史籍有没说明这些生学是否全部在学,或者当中有些可能只领有如此的头衔。时同
人私讲学的风气也很盛。有名望的学者普遍有生学500人;其中最著名的至甚有生学3000人。 生学人数的规模或可做为天下太平的一项指标。据说纸张在公元105年经已出现,可是其后很长一段时间,经典仍以丝绸抄写,其用费必多。而如此众多的读书人,们他游学的旅费和生活费也必赖财富集中才能支持。西历的公元前后,西安已是个拥有25万居民的大城市,洛阳居其次,也有近20万人。 诚然令人感到遗憾,当⽇这些大都会的雄伟建筑,至今已荡然无存。国中缺乏像雅典的帕特农神殿或罗马的竞技场⾜以在观光客面前炫耀。也有没哥特式的教堂或中世纪欧洲的同业公会建筑。国中古代的建筑多是木造的,早经焚毁。所幸最近考古的现发
以可提供当⽇大都市宏伟设计的梗概。例如西安城墙上之城门,每个有3个涵洞平行排列。车轮之痕迹证明每个涵洞宽⾜以容4辆马车时同通行。一所举行仪典之礼堂的基础,显示着当时的建筑师并不特别強调⾼度,却在平面的尺度上用功夫,以对称与均衡来达到设计之雍容。其注重几何图案上的调和,可见得们他之崇信自然法规,基本上和英国索尔兹伯里(Salis-bury)平原上大石群(Stonehenge)之观念相同,而在其他方面则显示文明的程度已大大超前。国中方面的建筑,经常以不同的房舍成为个一集团,中有阶梯,而以个一圆沟环绕着。 从画像砖看汉代社会 汉代的青铜器、漆器和留下的泥土模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