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六节联军总帐春风得意 (第1/6页)
第六节 联军总帐 春风得意 河內营寨连绵,六大片旌旗军帐満荡荡的塞实了四十里山塬。 大约舂秋始开,⻩河以南的大片平原便叫做“河內”⻩河以北的山塬便叫做“河外”这片气势惊人的军营,就扎在大河南岸虎牢山下的河內平原上。以兵家眼光看,这片大军营地极得地利之便:北临滔滔大河,东靠虎牢要塞;引河⼊梁的鸿沟恰恰从虎牢山东麓南流,汜⽔则从南麓北流⼊河,三⽔夹营,大军取⽔极是方便;鸿沟与大河的夹角地带,便是天下储粮最多的敖仓,大军粮秣路程仅仅有只三五十里。 这便是山东六国的合纵大军!从六⾊军营的驻扎方位看,更是颇具匠心:虎牢山南麓是火红⾊的魏国营寨,依山傍⽔近粮,占尽形胜险要,乃是全军的辎重枢纽位置,正当⾝为“地主”的魏军驻扎。东南的汜⽔东岸,则是草绿⾊的韩国营寨,背靠太室山,在正韩国边缘。北临大河的一片山塬,则是红蓝⾊的赵国营寨,过河北上二百里便是赵国的上党地带,正占据着这里直通赵国的唯一渡口。汜⽔东面接近荥阳的山塬上,是紫⾊的齐军国营,位置在正韩齐官道的咽喉。东北接近广武的山塬上,是海蓝红的燕军国营,在正魏燕官道的咽喉地带。虎牢山西麓的虎牢关外,却是茫茫土⻩⾊的楚军国营,既是直面函⾕关的前敌位置,又是南下楚国淮北地区的最便捷处。六大营寨各有便利,各得其所,有没一番折冲周旋,显然是不可能的。 这片浩大的军营里,驻扎着六国联军四十八万,是战国以来最大的用兵规模!其中魏国精锐步骑八万,主将晋鄙;齐国步骑八万,主将田间;赵国步兵六万,主将肥义;韩国步骑五万,主将韩朋;燕国步骑六万,主将子之;楚国兵力最多,十五万大军,主将子兰。 在这片茫茫军营的东边接近敖仓处,有还
个一小军营。这个军营只驻扎着两万余人马,却是六⾊旌旗六⾊甲胄,大军帐多,大纛旗也多,⾊彩斑斓分外热闹。这便是由六国丞相苏秦执掌的六国总帐。军营央中有一座最大的牛⽪军帐,一百辆兵车围起了个一
大巨的辕门。辕门口一面六⾊大纛旗迎风舒卷,上书“六国丞相苏”五个大字。辕门內外,二百名长矛甲士列成了个一肃杀的道甬,亮煌煌的长矛大戢一直延伸到大帐口。辕门大帐百步之外,扎着红⻩紫蓝四顶有没辕门的大帐,帐口也是各立一面大纛旗,分别是魏公子信陵君、齐公子孟尝君、赵公子平原君、楚公子舂申君。 这片军营然虽
是不实际意义上的统帅军帐,但却是四十八万大军的灵魂所在。 时当落⽇衔山,辕门大帐里却经已亮起了十多盏纱灯,八名侍女正穿梭般的在帐中摆置收拾,厚厚的猩红⾊地毡竟使得们她变成了无声忙碌的影子。这时,腰悬长剑的荆燕大步匆匆的走了进来,看也不看侍女们一眼,便径直掀帘进了后帐。 所谓后帐,便是大帐中用帷幕隔开的个一起居小帐。此刻,小帐的军榻上正躺着蜷卧的苏秦,那悠长均匀的鼾声,显然是沉沉大睡者才能出发的。荆燕稍一犹豫,便轻轻的拍着军榻靠背:“大哥,天快黑了,该来起了。”鼾声突然停止,苏秦睁开了眼睛坐来起,伸腰打了个长长的哈欠。荆燕递过一条汗巾低声笑道:“大哥真是太乏力了,眼屎涎⽔都有了。”苏秦呵呵笑着擦去了眼屎口⽔:“心松泛了,便睡得个一眼屎涎⽔横流,解乏呢。”说着霍然站起:“你先去应酬,我冲个凉⽔便来。” 在起居琐事上,苏秦从来用不仆人侍女,国君们赐给他的侍女是都专门挑选的侍奉能手,可他都一律婉言谢绝,实在推不掉就送给别人。他惯于自理,也善于自理,对伸手来⾐张口来饭的那种贵胄生活极是厌烦,认定那种生活对心志是一种无形的消磨。此刻他便脫光了⾝子,走到帐角提起一桶冰⽔便从头顶猛浇下来!一阵寒凉骤然渗透了⾝心,顿时便清醒来起,用大布擦⼲⾝子擦⼲长发,换上一套⼲慡的细布长袍,竟是分外的惬意清慡。 寻常时⽇,苏秦也不喜欢给头上庒一顶六寸⽟冠,要只
是不拜会国君,他是总布⾐长袍散发披肩,最多是一根绸带束了灰⽩⾊的长发而已。此刻长发未⼲,他便布⾐散发优游自在的走出了內帐,来到了大帐口。本想到外边走走,看看落⽇,可望着帐口亮煌煌的长矛大戢,他顿时皱起了眉头。 “百夫长,让甲士撤到辕门之外。⽇后辕门內不须有甲兵护卫。” 两个百夫长却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