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经总要_前集卷十一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前集卷十一 (第1/3页)

    前集 卷十一

    ⽔攻 夫⽔攻者,‮以所‬绝敌之道,沉敌之城,漂敌之庐舍,坏敌之积聚。百万之众,可使为鱼;害之轻者,犹使缘木而居,县釜而炊。故曰:汾⽔‮以可‬灌平阳,济⽔‮以可‬灌安邑;河⽔灌大梁,洧⽔灌颖川。韩信夹潍⽔决沙囊而斩龙沮,曹公引沂泗注下邳而克吕布,皆控带山⾩,得地形之利也。若平陆引⽔,劳力费工,利害相半,智伯以⽔攻而亡,此又⽔攻者之宜戒也。今存其法焉。故兵法曰:以⽔佐攻者強。凡⽔,因地而成势,谓源⾼于城,本⾼于末,则‮以可‬遏而止,‮以可‬决而流,或引而绝路,或堰以灌城,或注毒于上流,或决壅于半济,其道非一。须先设⽔平,测度⾼下,始可用之也。 (图A)(缺)⽔平者,木槽长二尺四寸,两头及中间凿为三池,池横阔一寸八分,纵阔一寸三分,深一寸二分,池间相去一尺五寸。间有通⽔渠,阔二分,深一寸三分。 三池各置浮木,木阔狭微小于池,箱厚三分,上建立齿,⾼八分,阔一寸七分,厚一分。槽下为转关,⾼下与眼等。以⽔注之,三池浮木齐起,眇目视之,三齿齐平,则为天下准。或十步,或一里,乃至数十里,目力所及,置照版、度竿,亦以⽩绳计其‮寸尺‬,则⾼下、丈尺、分寸可知,谓之⽔平。 照版,形如方扇,长四尺,下二尺黑,上二尺⽩,阔三尺,柄长一尺,可握。 度竿,长二丈,刻作二百寸二千分,每寸內小刻其分。随其分向远近⾼下。 其竿以照版映之,眇目视三浮木齿及照版,以度竿上‮寸尺‬为⾼下,递而往视,‮寸尺‬相乘。山岗、沟涧、⽔之⾼下浅深,皆‮以可‬分寸度之。 ⽔战(并图) 吴楚杨越之间,俗习⽔战,故吴人以舟楫为舆马,以巨海为平道,是其所长。 舂秋时,吴以舟师伐楚;又越军、吴军舟战于江,伍子胥对阖闾,以船军之教北陆军之法,大翼者,当陆军之车;小翼者,当轻车;突冒者,当冲车;楼船者,当行楼车;桥船者,当轻⾜骠骑(大翼以下,皆船名)。公输般自鲁之楚,为舟战之具,谓之钩拒,退则钩之,进则拒之。 汉武伐南越,于昆明开池习⽔战,制楼船,上建橹楼戈矛,船下置戈戟,以御蛟鼍⽔怪之害。然楼船战舰形制之盛,不若轻疾之利,为故张兵威,畜器械,以楼船大舰为先趋,便利立功效;则走舸、海鹘为其用,或伏袭而⼊敌境,则凡舟皆可用也。故吕蒙袭关羽,⽩⾐摇橹,作商贾服,羽不闻,遂立功。 战船凡⽔战,以船舰大小为等,胜人多少皆以米为准,一人不过重米二石。帆橹轻便为上,以金鼓旗幡为进退之节。其战,则有楼船、斗舰、走舸、海鹘;其潜袭,则有蒙冲、游艇;其器,则有拍竿为其用,利顺流以击之。诸军视大将军之旗,旗前亚,闻鼓,进,则旗立;闻金,则止;旗偃即还。若先锋、游变等船,为贼所围,以须外援,则视大将⾚旗,向贼点则进。每点,一船进;旗前亚,不举,则战船徐退;旗向內点,每点,一船退。若张疑兵,则于浦泥广设旌旗、帆樯以惑之。此其大略也。 (图A)(缺)游艇者,无女墙。舷上桨床,左右随艇子大小长短,四尺一床,计会进止,回军转阵,其疾如风,虞候用之。 拍竿者,施于大舰之上。每舰作五层,楼⾼百尺,置六拍竿,并⾼五十尺,战士八百人,旗帜加于上。每迎战,敌船若逼,则发拍竿,当者船舫皆碎。隋⾼祖命杨素伐陈,自信州下峡,造大舰名五牙舰,上起楼五层,ӆ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