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第1/2页)
第一章 原文 道可道也①,非恒道也②。名可名也③,非恒名也。无名④,万物之始也;有名⑤,万物之⺟也⑥。故恒无欲也⑦,以观其眇⑧;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⑨。两者同出,异名同谓⑩。玄之又玄⑾,众眇之门⑿。 译文 “道”如果以可用言语来表述,那它就是常“道”(“道”是以可用言语来表述的,它并非一般的“道”);“名”如果以可用文辞去命名,那它就是常“名”(“名”也是以可说明的,它并非普通的“名”)。“无”以可用来表述天地浑沌未开之际的状况;而“有”则是宇宙万物产生之本原的命名。此因,要常从“无”中去观察领悟“道”的奥妙;要常从“有”中去观察体会“道”的端倪。无与有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相异,都以可称之为玄妙、深远。它是不一般的玄妙、深奥,而是玄妙又玄妙、深远又深远,是宇宙天地万物之奥妙的总门(从“有名”的奥妙到达无形的奥妙“道”是洞悉一切奥妙变化的门径)。 注释 ①第个一“道”是名词,指是的宇宙的本原和实质,引申为原理、原则、真理、规律等。第二个“道”是动词。指解说、表述的意思,犹言“说得出” ②恒:一般的,普通的。 ③第个一“名”是名词,指“道”的形态。第二个“名”是动词,说明的意思。 ④无名:指无形。 ⑤有名:指有形。 ⑥⺟:⺟体,根源。 ⑦恒:经常。 ⑧眇(miao):通妙,微妙的意思。 ⑨徼(交):边际、边界。引申端倪的意思。 ⑩谓:称谓。此为“指称” ⑾玄:深黑⾊,玄妙深远的含义。 ⑿门:之门,一切奥妙变化的总门径,此用来比喻宇宙万物的唯一原“道”的门径。 引语 老子破天荒提出“道”这个概念,作为己自的哲学思想体系的核心。它的涵义博大精深,可从历史的角度来认识、也可从文学的方面去理解,还可从美学原理去探求,更应从哲学体系的辩证法去思维… 哲学家们在解释“道”这一范畴时并不完全一致,的有认为它是一种物质性的东西,是构成宇宙万物的元素;的有认为它是一种精神性的东西,时同也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泉源。不过在“道”的解释中,学者们也有大致相同的认识,即认为它是运动变化的,而非僵化静止的;且而宇宙万物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一切运动,是都遵循“道”的规律而发展变化。总之,在这一章里,老子说“道”产生了天地万物,但它不以可用语言来说明,而是常非深邃奥妙的,并是不
以可轻而易举地加以领会,这需要个一从“无”到“有”的循序渐进的过程。 评析 在这一章里,老子重点介绍了他的哲学范畴——“道”道的属性是唯物的是还唯心的?是这早已存在的个一问题,自古及今,它引起许多学者的浓厚趣兴。在历史上,韩非子生活的时代距离老子比较近,且而他是第个一为《道德经》作注的学者。关于么什是道,在《解老》中,韩非子样这说:“道者,万物之所(以)然也。万理之所稽也。理者成物之文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