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七六章罢相 (第1/2页)
第一七六章 罢相 - 文彦博当然打死不会承认。《河图》这种犯忌讳的玩意儿,哪怕是只捕风捉影,也决计不能沾一点边。 “文相公可敢向祖宗神灵发誓,”郭申锡却不依不然道:“己自绝对有没收到过《河图》?” 古人敬祖敬神,一般人是绝对不敢发这种毒誓的,但对文彦博样这的政治家是个例外,只听他毫不犹豫道:“有何不可?” “卿家莫要着急。”是这在朝堂之上,若让己自的宰相指天发誓,成何体统?官家轻声安慰文彦博道:“寡人也相信你是冤枉的。”说着看一看御史中丞王素道:“你带人彻查此事,还文相公个一清⽩。” “是。”王素唱个喏,领命而下。 “眼下大⽔退去,灾后重建的任务还很繁重。”赵祯又转向文彦博道:“卿家不要受到影响,尽快还百姓个一完好如初的家园。” “臣遵旨。”文彦博领命施礼退下。 这件事,便算在委纪立案了,朝堂上暂且搁下,胡言兑尖声道:“有事早奏…” “臣有本奏。”向来在朝堂上安静如雕塑的枢密使大人,出班唱喏道。 “狄卿家有何要奏?”赵祯的表情松弛了不少。 “启奏陛下,微臣出⾝卑贱、毫无寸功,蒙官家不弃、不次超擢、竟以枢相授臣。然臣本朽木之才,尸位素餐四载,久无建树,上负君恩、下愧百姓,每每思之,汗如浆下。”说到这里,他从袖中掏出个一奏本,“是这臣请求⾰职的辞呈,请官家圣准。” 狄青主动请辞,并不出人意料,百官都为以,是这官家给他后最的体面罢了。是于
有没人吭声,静听官家答复。 赵祯不动声⾊的着看狄青,里心却涌起别样的情愫,他也不叫人去接那个辞呈,上面的內容赵祯昨⽇就看过。官家先转对文彦博道:“前⽇们你中书省提议罢免枢相,在现狄卿家用不
们你费心,己自请辞了。” 文彦博中心一凛,他远有没表现得那么平静,事实上,《河图》的事情一出,他就感觉大事不妙…他是不怕被弹劾,为因他平⽇里作风強硬、行事大胆,总免不了被人攻击,但是在这种时候,以这种罪名的弹劾,让他颇有些被‘以己之道还治己⾝’的愤怒。 当狄青紧接着递上辞呈时,文彦博的疑心就更重了。好在狄青的辞呈中,虽有‘阻塞贤路’之类的愤懑之言,却只字未提中书省,显然不敢得罪宰相。再联系到狄青在政治上的低能,他以可将其排除在怀疑对象之外了。那么就只剩下姓贾的了… 还未待文相公松口气,官家却一改往⽇和稀泥的作风,主动把狄青的辞职,和中书的罢免联系来起,让文彦博无比尴尬…为因在当初的奏疏中,弹劾狄青的根据,便是些那捕风捉影、神神鬼鬼的事情。在现
己自也被人捕风捉影、扣了好大一顶帽子,如何有还对狄青说长道短? 一转念,文彦博便出班回禀道:“微臣洗清罪名之前,不敢妄议大臣。”不好回答,索性就不回答。 “文卿家不好说,富爱卿,你说。”官家转向富弼道。 尽管是以中书省的名义,提出的罢免,但谁都道知,那是文彦博的主张。在现可好倒成了富弼的责任,富相公不噤苦笑,他出班道:“回禀陛下,臣为以,现今有心怀叵测之辈,利用今年多灾多难、人心惶惶,故意无中生有、构陷大臣,短短数⽇之內,宰相、枢相相继中招,可见流言之猖獗,经已严重威胁到朝廷的正常运转,乃至人心沦丧、相以造谣诽谤为务。臣恳请陛下明察、严惩造谣者,以儆效尤!” 富弼把给狄青造谣的文彦博,给文彦博造谣的贾昌朝各打五十大板,自然要惹得两人不快。但富相公一生不说假话,尽管经历大起大落之后,他学会了沉默,但当官家问起时,富相公是还有一说一。 但此时此景,无人能够反驳,官家颔首道:“这才是正理。”说着对王素道:“诽谤狄枢相一案,一并查处,有造谣惑众者,严惩不贷。”又对知制诰王珪道:“王卿家,替寡人拟一道诫谕群臣疏,从今往后,不许再以神怪之说,诽谤大臣,免失国体。” 王珪恭声道:“臣遵旨…” ~~~~~~~~~~~~~~~~~~~~~~~~~~~~~~~~~~ 文彦博只觉着脑中嗡嗡作响,后面的朝会一句都没听进去,直到那胡公公叫‘退朝’,他机械性的率百官恭送官家,然后木然走出朝堂。 文相公素来威严,群僚不敢近前,有只王拱辰跟着他,回到政事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