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一元初始 (第2/2页)
凌道适时道说:“由洞天三境抵达罗天三境,少不得九厄之劫。而三皇之外,林兄弟乃是迎来九厄之劫的第一人。当年的九龙塘,我可是亲眼所见,怎奈时至今⽇,始终不得要诀,呵呵…” 他尴尬一笑,拱手道:“若得点拨一二,大恩不言谢!” 石碑有了,九句真言有了,林一兑现了承诺,称得上仁至义尽。而要想真正体悟大境界,却并不容易。为山九仞,功亏一篑。境界的感悟同样如此,但凡一线之差,便是千年、万年的苦修与等待,最终又如何是还不得而知。天弃与凌道便是堪堪触及后最的一线,哪里还能坐得住。 林一明⽩了两人的来意,笑着道说:“据我所知,九厄之劫,便是红尘百劫。欲过此关,非大毅力、大勇敢者,而不能渡厄证道。而此劫横贯罗天三境,绝非短⽇以可大功告成。林某渡劫二十年,⾁⾝先后崩溃了八回。其间艰辛,无须赘言!不过…” 天弃细细聆听,神⾊关注。 凌道却是回头一瞥,再无人寻来。他暗暗侥幸之中,又噤不住心生疑惑。如今的世道,的真有人肯将不传之秘倾囊相授… “境界因人而异,道法殊途同归。不我妨将帝奎仙皇与蛟季妖皇的毕生感悟拿来分享,但愿两位有所收获。” 林一稍稍一顿,接着道说:“九厄之劫,对应不同。三转轮回一境界,为太清、上清与⽟清。而九转归一,万法混同。须先后历经九种境界,正所谓,山中有真趣,欲说已忘言的返归质朴之境;浮生尽悠闲,鹤鸣上九天的顺从世俗之境;炉內香消时,月上孤峰远的豁然贯通之境;秋深⻩叶残,风过浑不晓的与物混同之境;流⽔花自落,云影鸟飞来的神情自得之境;独坐无人知,孤月照寒泉的灵会神悟之境;林深钟声远,梦沉犹未醒的融于自然之境;无弦琴一曲,红尘彩云间的忘却生死之境。以及坐看天地外,体悟玄妙无上…” 半个时辰之后,林一长⾝而起。他已将所知的度厄之法概述了一遍,至于如何修炼,又具体如何渡劫,却没人以可替代,还在于悟道者的机缘!他之以所如此,为因他懂得个一道理。将欲取之,必固与之。唯有让凌道、天弃早一步抵达罗天境界,⽇后才能多两个得力的帮手。是还那句话,这天下从来有没无缘无故的恩怨情仇! 不远处的两人还在苦思冥想,忙从地上站起。 其的中天弃往前两步,郑重一礼:“达者为师,请受天弃一拜!”他不等回应,长发一甩傲然而立,掷地有声道:“你以诚意待我,我必肝胆相报!” 凌道也走到近前,不无感慨道:“林兄弟不计前嫌,以德报怨,更有授道解惑之大恩,凌某心悦诚服!”他也双手抱拳,神⾊诚恳。 林一淡淡笑道:“此去有诸位为伴,林某幸甚!”他丢下一句话后,⾝影缓缓消散不见。 天弃与凌道面面相觑,随即又神⾊回避。少顷,两人一言不发拱了拱手,转⾝自寻去处。浅而易见,接下来的闭关、疗伤、苦修、提升,个一都不能少… … 法阵的中星石之上,林一从坐静中睁开双眼。他稍稍定神,一旁有明眸闪动,⽟腕摇晃,随之有娇柔而又亲昵的话语声响起:“师⽗…” 仙奴默默守在一旁,乖巧而安静。当她已大致领悟了正要金龙手的妙用,难免心生悦愉,却又不敢随意,便么这一直盯着师⽗看个不停。当师⽗醒转的刹那,她忍不住出声问候,还炫耀般地扬起⽩皙如⽟的手腕子,那道金⾊的龙纹煞是惊艳夺目! 林一颔首示意,报以暖暖一笑。 这丫头像个孩子,愈发的鬼魅百变!而谁又能想到,她也曾为九州门主而名震仙域,生死抉择不乱自我,进退之间机智无双… 林一缓缓起⾝,收好了紫金葫芦,随即放眼四望,稍显郁闷道:“迄今为止,是还不见老龙与虎头那两个家伙的踪影…” 仙奴跟着起⾝,安慰道:“师⽗勿忧!他二人或许在正前方等待,你我赶去便是!” 林一袍袖轻甩,一团金⾊的光芒顿时将他师徒二人笼罩其中。他冲着前方抬眼打量,凌空踏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