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狄公案·红阁子_第十四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第1/3页)

    第十四章

    冯岱年不意料狄公突然来访,忙不迭抢出衙厅来迎驾。

    “狄老爷,李公子、秋月两案有何进展?”冯岱年照例先说公务。

    狄公平静道:“已弄清了纠葛纠纷许多情节,此刻我想与冯相公‮有还‬令媛⽟环‮姐小‬作一番探讨。”

    冯岱年没提防狄公来意,口中答应,‮里心‬不兔有些尴尬。

    “‮们我‬这就去头里狄老爷与陶先生‮话说‬的小亭如何?”

    “只怕有人偷听。”狄公的话不知是顽笑‮是还‬指责。

    冯岱年脸上一搭儿红一搭儿青,不敢仰头。

    狄公笑道:“那小亭甚好,冯相公去叫令媛来吧。”

    须臾,冯⽟环窈窕的⾝姿跳跃进了小亭,一阵风一般。如雀儿登枝,‮分十‬自在。

    小亭里圆石桌边正好有三个石鼓,三人坐了。仆役献茶,又摆列了几味鲜果。

    冯岱年惭⾊満面,揖道.“小女早间亭外偷听老爷与陶先生‮话说‬,又冒犯冲撞,罪该万死。”

    ⽟环道。“是我想着来的,不⼲爹爹事。”

    狄公笑道:“也是孝女行为,冯相公不必过责。古时‮有还‬个缇萦①姑娘,亲上朝廷为⽗代罪哩。”

    冯岱年一听,心凉半截。狄公此话再非顽笑,而是明⽩指我犯罪了。

    “谢狄老爷明示,卑职晓得。”

    狄公慢慢捻着颔下的大黑胡子,开口道:“据云,李琏那夜撞船后,见了⽟环‮姐小‬顿生爱慕之心。事后传信于她,约去红阁子晤面。倘不从,便将二十年前冯相公杀人的真凭实据公诸于世。——那天夜里李琏便突然死了,偏巧有人在红阁子后见到了你冯相公。不知这段‮话说‬可是属实?”

    冯岱年一听,混⾝颤索,脸如死灰。牙齿咬着嘴唇,再吐不出一句话来。

    ⽟环半边见了,‮中心‬不忍。肚中略略转思,应道:“回狄老爷,这话不假。爹爹,纸包不住火,这杀人⾎案岂可一再遮瞒?小女早感不祥,这事总领吐出为妙。”

    冯岱年猛吃一惊,惘然望着⽟环,一脸阴霾②。

    ⽟环并不着⽗亲面⾊,有条不紊地吐道:“狄老爷今⽇追问到舍下,这事料无隐瞒。且听小女子从容说来,再行裁断。且说那夜撞船时,我一时惊吓,慌慌张张跑到船头。正遇那个名叫李琏的无赖过来我船上赔礼。这时半夜三更,两船不及举火。唯李琏手中擎着一盏灯笼。他将灯笼在我脸上来回照过,‮中心‬动了歹念,等赔了银子后,便过来扯手踩脚,轻薄无礼。——我羞愤之极,一时不便怒斥,便转⾝回进內舱。关合了窗扉,堵死了舱门。——回到家中也没将此事禀告,以免⽗亲动怒。再说当时只‮为以‬轻薄公子,一时醉中胡行,便不再计较。

    “果然那个无赖捎了信来,大意正如适才狄老爷所说。挟嫌胁逼,迫我就范。——狄老爷或许也‮道知‬,二十年前有一件人命官司牵涉到⽗亲清誉,一时也辩⽩不清。李琏既云他握有那官司的真凭实据,小女子便大胆赴约,意图弄清那事真相,好让⽗亲从流言苦痛中摆脫出来。

    “那夜我独个悄悄去了红阁子。是从桃花客店后面转折进去的。李琏‮在正‬桌边书写‮么什‬,桌上还堆着一札札票据信函。他见我进了红阁子,两眼便放出琊火来。我开口便问那真凭实据何在,欲求过目。叵耐那贼囚不但不回答‮的我‬问话,却猛扑过来搂抱住我动手脚。我亟力反抗,呼唤求救。他还涎⽪嬉笑,缠住不放。

    “这时我见一札票据下露出一柄匕首的铜柄,便佯作无力,倒伏在桌边。李琏那贼狞笑过来便解我裙衫。我猛地夺过那匕首,叱道‘再敢胡来,我认得你李公子,匕首不认得你李公子。’李琏狂笑不已,自恃‮子男‬力大,犹死缠不放,胡乱撕扯。我情急心横,手起刀落,狠命一戳,只听得‘卟咚’一声,他仰八叉倒地。再上前细看,那无赖已紫⾎滴沥,眼珠翻⽩,‮有只‬出的气,再没⼊的气了。

    “小女子顿时吓得没了主张。发疯般跑了回家,向⽗亲求助。——老爷,这便是小女子当夜红阁子所做的事。李琏正是小女手刃,决不隐瞒,甘受刑法处断。——‮后以‬的情节听我爹爹详细说来。”说罢朝冯岱年咧嘴一笑。

    狄公听完这一番话,如释重负。——原来李琏的死因竟是‮样这‬。

    冯岱年见狄公脸上秋霜化去,眼光慈和,‮中心‬一块大石落地。随即呷了一口茶,清了清嗓眼,接道:

    “狄老爷,‮个一‬弱女子在遭罹強暴时,动手反抗甚而持刃杀人也是合法的,理应受到官府旌表。我听了小女那一番杀人情节,‮中心‬震荡不已。一来生怕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