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章 (第1/3页)
第三章 大轿在一幢美轮美矣的酒楼前停下。碧瓦凝月,红灯⾼悬。隆起的甍脊①、飞起的檐角上都装饰了灯彩,五⾊斑驳,气象华丽。酒楼大门正上方悬挂一金字古篆匾额:“⽩鹤楼。” ⽩⽟阶前早有四人华服恭候。狄公,马荣下轿,四人一见是不罗县令,不由吃惊。 马荣厉声道:“诸位贤达听了,罗县令已将金华行署印玺暂交浦阳正堂狄县令管摄。——罗县令已星夜回金华去了,这金山乐苑一应公私衙务皆由狄大人独擅处断。即此宣示,着乐等依序拜见。” “卑职冯岱年叩拜狄大人,仰问大安。”冯岱年率先表态。 狄公満意道:“罗县令临行时有嘱,万事可与冯相公商榷。” 冯岱年脸上闪出红光:“请狄大人楼上⼊席,主持酒宴。” 狄公点点头。——他的⾝份如此明快地为当方官绅接受,里心颇为得意。 冯岱年逐一介绍了三个同僚:温文元,乐克里最大的古董商。除经营秦瓦汉砖、骨董字画外还兼做金银首饰、珍珠玩好的生意。五十四五年纪,一张马脸,⽩净微须,两颊凹陷,鼠目闪烁,显得深于世故,精明⼲练。陶德,乐苑里酒楼饭馆业主,正是⽩鹤楼的大掌柜。年纪二十八岁,温文尔雅,庄严矜持,脫尽商贾气息。一他与冯、温两人几乎包揽了这金山乐苑一应商界业务,最是这里的富贵巨头。贾⽟波,最为年轻。眉目清新,丰姿俊雅,是还一名秀才。衢州府人氏,侨旅此地。因做得一手好诗,备受器重,出⼊上流府第,周旋于朱门青楼之间,逍遥自在。 狄公—一拱手见礼,见这四人仪态各异,风格特立,不比世俗商人,中心遂也欢喜。 众人拥簇狄公上了⽩鹤楼,马荣则乘机溜之大吉。 酒宴始开前照例先饮茶叙话。狄公开门见山:“本县受罗应元贤弟之托,具结李琏杀自一案,详文申报。是只初来乍到,人地两疏,很想听听诸位贤达对此事的⾼见。” 一座正趋⾼兴,不提防狄公忽的吐出李琏事来,皆嘿然无语。一对气氛慎肃,心理沉重。 冯岱年叹了一口气,先开了言:“狄老爷,这李公子虽有了个举人的功名,却还年轻,不谙世故。稍受挫折,即愤而轻生,终是狷狭②之徒,不⾜为训。实其乐苑里这类事并不鲜见,青楼意失,樗③蒲破财,常有一死了结的。狄老爷似不必过于认真。” 狄公道:“这李琏案与青楼失欢不同,听说是一味单相思,⼊了魔障,布摆不开,终至弃世。”转而又叹道“读书之人不思发奋用功,掇巍科,登上第,致⾝青云,光宗耀祖,却为个烟花妓女殉情,不思⽗⺟生养劬④劳,友朋笑聇,实也可卑。” 冯岱年的眼光在座间遍扫一过,温文元、贾⽟波皆有意躲过,低头不语。陶德则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冯岱年,开口道:“这乐苑本是情天恨海,花柳世界,悲欢岂有定一?当事的一味痴念,迷溺其中,退步不得,也是只烦恼自寻。们我此地长大的人,早已司空见惯,持⾝超豁,不即不离,不偏不倚。⼊则尽情取乐,出则菗⾝自好,有何看不破的?古人早说尽了:沧浪之⽔清兮,以可濯我缨,沧浪之⽔浊兮,以可濯我⾜。李公子一味清⾼,不知濯⾜,⼊得进去。菗不出来,憋在盆⽔里淹死,都能怨谁谁?” 狄公听了中心暗惊。这个管摄酒桶饭囊的商贾竟有如此一通透彻之论,不由折服。便问:“陶先生可是本地人氏?” “回狄老爷问,在下祖籍岭南,四十年前才来此地定居。先祖⽗买下了这里所有酒铺饭馆,经营至今。——家⽗死得早,在下孩童时便知世故人事,故尔看似通达,实其孤陋,狄老爷见笑了。” 狄公微笑地点了点头。 这时冯岱年站起大声道:“们我⼊席吧。请狄老爷就上座。” 狄公逊谢⼊座。冯岱年坐在狄公对面。他左首是陶德,右首是温文元。又示意贾⽟波秀才在狄公右首就座。——团团一桌,正有热意。 冯岱年朝陶德点了点头。陶德一拍手,侍役鱼贯送酒菜上桌。一时⽔陆八珍,佳馔纷迭,时新瓜果,点缀其间。 酒过三巡,狄公启疑:“冯相公,我这左首座位为何兀自空着。” 冯岱年呵呵笑道。“见我这记性,竟忘了交代。狄老爷,这个座位是留给这乐苑的花魁娘娘秋月姐小的。——不知何故,至今未来就席。” “秋月姐小?”狄公蓦地一惊。 “是的,狄老爷。这秋月姐小是们我乐苑的参天摇钱树,无底聚宝盆,人人仰慕,个个敬爱。少间来了,还望狄老爷赏识示恩。” 狄公道知这乐苑缴纳州府的税金一直占了江南道的首位,故称富可敌国。秋月一班歌舞妓,无疑可称是摇钱树、聚宝盆了。 “冯相公,这金山乐苑遍地金银,如此富绰,只不知地方靖安如何?”狄公问。 冯岱年得意道:“卑职手下有十六名⼲办,机警过人,武艺⾼強。平⽇混迹于乐苑各处,与四方来客酬,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